综述了一维纳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V_2O_5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一维纳米结构V_2O_5(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管、纳米带)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和复合改性的方法,其中包括水热法、静电纺丝法、模板法等,总结了一维纳米结构的V_
2018年06月26日 更新本文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用α-Al_2O_3纳米材料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对其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目前国内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也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纳米陶瓷材料Al_2O_3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技术应
2018年06月06日 更新利用热解还原将Hummers法制得的氧化石墨烯还原为石墨烯,并采用化学沉淀法将纳米硫成功负载到石墨烯片层上,获得石墨烯/纳米硫(RGO/nano-S)正极复合材料。利用FT-IR、XRD、SEM、TEM和Raman对所制备复
2018年05月28日 更新分别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表面活性剂以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双表面活性剂,采用水解法制备出SnO2纳米材料,并研究了SnO2纳米材料的形貌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时的电化学性能
2018年05月24日 更新将100 nm、35 nm粒径的纳米石墨添加到自制的基础锂基脂中,得到不同纳米石墨浓度含量的样脂,利用四球机进行长磨实验考察其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石墨能够明显提升高负荷下基础脂的抗磨性能,35 nm纳米石墨效果更佳;减
2018年05月21日 更新采用离子交换法将季铵盐及壳聚糖插层到锂皂石层间,制备锂皂石基二次插层复合物。所制备的两种二次插层复合物的层间距相比于纯的锂皂石分别增加了0.276 nm和0.262 nm。用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ce
2018年05月04日 更新通过液相共沉淀法获得Zn和Co的前驱,经过600℃煅烧处理获得ZnCo2O4纳米颗粒组装的毛线团状的微球。电化学测试表明,在0.5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可逆比容量保持为965 m Ah·g-1;在0.8 A·g
2018年05月02日 更新碳纳米管优异的物理性质和可调的化学组成使其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低温过程在碳骨架中引入磷原子预期带来可调的化学特性。本研究采用170℃下水热处理碳纳米管-磷酸混合物获得磷掺杂的碳纳米管。磷掺杂的碳管的磷含量为1.66%,比
2018年03月23日 更新合成了一种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即:由氮掺杂碳层包覆的金属钴纳米颗粒,充分分散于氮掺杂的石墨烯表面。这种纳米复合材料进一步提高了石墨烯的导电性,增加了石墨烯的储锂容量。该材料被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性能测试中展现了良好的循
2018年01月26日 更新本文通过对纳米磷酸铁锂材料特点的研究,探究了纳米磷酸铁锂的制备过程及合成工艺,进而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其拥有良好的性能优势,同时也为该材料的性能改善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今后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2018年01月25日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