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机硫化物因具有容量大、资源丰富和结构可调等优点,已成为锂硫电池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正极材料,其中,有机硫化物因具有丰富的结构设计、优良的储锂性能和特殊的反应机制而备受关注。基于此,回顾了有机硫化物在锂硫电池中的发展历程,
2022年04月29日 更新通过对层状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 71,MOF-71)前驱体先碳化后氧化的方法合成了四氧化三钴/碳复合纳米颗粒。将制得的纳米颗粒与硫复合后借助四氧化三钴的极性优势能对多硫化锂产生很强的亲
2022年04月29日 更新建立了氯化银比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粗碳酸锂中的Cl-含量。用硝酸和双氧水溶解试样,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工作曲线确定Cl-含量。结果表明:工作曲线方程为y=0.0489 x+0.0042,相关系数为0.999
2022年04月21日 更新磷酸锂渣作为低浓度含锂废液的回收产物,因杂质含量高难以直接作为锂电池的生产原料。为充分利用该类磷酸锂渣,以缓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锂资源的需求压力,依据锂盐与钙盐在弱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大的溶解性差异,向磷酸锂中添加一定量
2022年04月21日 更新碳酸锂的气液固三相反应结晶过程包含碳酸锂碳化反应和碳酸氢锂溶液的热析分解两个过程。首先对于碳化过程,考察了碳酸锂碳化转化率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建立并求解构建碳化微观机理模型,进而确定了碳酸锂碳化过程为气体传质控制。对于热析
2022年04月21日 更新采用一种简便、绿色的冷冻干燥法制备介孔NiMoO4纳米簇。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介孔NiMoO4纳米簇展现出较高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在0.2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其可逆容量维持在1104.8 mAh/g,每圈容
2022年04月14日 更新为有效提高铝锂合金的耐蚀性能,采用混合酸电解液(硫酸与柠檬酸的混合溶液)进行阳极氧化,然后对阳极氧化膜进行无铬封闭处理,并对阳极氧化膜的微观形貌、表面成分、厚度和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混合酸阳极氧化后铝锂合金表面
2022年04月11日 更新针对镍钴铝酸锂(NCA)三元正极材料普遍存在的循环寿命差、浆料容易凝胶等缺点进行了硼酸喷雾包覆的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硼酸包覆改性前后的材料性能进行了对比
2022年04月11日 更新对新型锂盐二氟双草酸磷酸锂的合成进行研究,将合成的高纯度二氟双草酸磷酸锂产品应用于石墨半电池中,探究二氟双草酸磷酸锂作为主盐和添加剂在高温时对电池性能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二氟双草酸磷酸锂能有效提升六氟磷酸锂基电解液在石墨半
2022年03月28日 更新研究了LiCoO2正极和氧化亚硅/石墨复合负极(LiCoO2-SiO/石墨)软包锂离子电池体系(LIBs)循环衰减机理,通过循环过程中电化学阻抗(EIS)、增量容量分析(ICA)、正负极形貌等分析了循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2022年03月28日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