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4月10日,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赣锋锂业)发布关于公司固态电池项目研发进展的公告。赣锋锂业表示,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并加快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研发进展
1、技术突破与产品矩阵双向发力
赣锋锂业同步推进硅基与锂金属负极双路线突破产业化门槛,以金属锂负极技术为核心,推动高比能电池量产进程。400Wh/kg电池循环寿命芯突破800次并完成工程验证,具备规模化应用潜力;全球首款500Wh/kg级10Ah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树立锂金属电池产业化标杆。同时硅基负极同步推进,硅基体系实现320-450Wh/kg产品梯度布局,其中320Wh/kg电芯循环寿命突破1000次,450Wh/kg技术储备达行业顶尖水平,满足不同场景对能量密度与循环性能的差异化需求。
针对无人机、机器人等低空经济与高端装备领域,公司创新融合圆柱封装与高比能电池技术,开发21700圆柱电芯能量密度覆盖330-400Wh/kg,兼具高比能与结构稳定性,为轻量化设备提供高效动力支持。
2、多场景应用加快商业化进程
赣锋锂业逐步完善固态电池一体化布局,积极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某国际头部车企签订联合开发协议,高比能锂负极电池开发及装车验证工作正在推进。
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推出适配低空飞行场景的固态电池解决方案,与知名无人机及eVTOL企业达成合作,样品进入适航认证流程,为低空经济商业化运营奠定基础。
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研发的高安全耐低温固态锂电池取得新突破,并已向国际知名手机企业批量送样验证。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
赣锋锂业以前瞻性技术布局与全链路业务协同优势,成为具备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能力的企业。公司围绕固态电池核心环节展开深度研发,在材料、电芯、系统集成及商业化应用上取得显著进展,为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消费电子等领域提供高安全、高比能的下一代电池解决方案。
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方面,赣锋锂业一代、二代固液混合电池采纳的是氧化物路线,三代全固态电池会考虑用硫化物,不同的技术体系电池所使用的含锂量也不同。
在固态电池产能建设方面,2021年,赣锋锂业率先实现了固态电池的装车测试;2023年,赣锋锂业国内最大规模的固态电池生产基地建成并投入量产,推动了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的加速;2024年12月,赣锋锂业控股子公司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赣锋锂电)南昌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领先的集3C数码锂电池、动力储能锂电池、新型固态锂电池电芯制造、PACK系统集成为一体的新型锂电池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计划于2025年9月完成一期厂房建设,并预计在年内完成设备安装,至2025年底将具备生产能力。
在固态电池合作方面,2025年3月,赣锋锂电与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度融合技术研发、产业资源与场景应用能力,围绕固态电池、智能检测、储能系统及光储充检一体化解决方案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度协作,共同推动新能源行业向高效、安全、可持续方向迈进。
与其他企业相比,赣锋锂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垂直整合的产业链,其业务涵盖了从上游锂资源开发,到中游锂盐深加工及金属锂冶炼,再到下游产品制造的全部环节。赣锋锂业在此前的2024年年度报告中也强调,公司是行业内唯一一家拥有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能力的企业。
上游,赣锋锂业在澳大利亚、墨西哥、非洲以及我国青海、江西等地均拥有矿产资源;中游,赣锋锂业是全球领先、国内最大的锂化合物和金属锂生产商;下游,赣锋锂业正在全面布局各类电池,并建设电池回收产能,打造一体化循环产业链。
信息来源:赣锋锂业、赣锋锂电、证券日报、网络公开信息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苏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2025-04-01
2025-03-28
2025-03-25
2025-03-20
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