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有机材料具有丰富的化学组成,氧化还原电位可调,可以实现多电子转移,而且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材料可循环降解,对环境无害,作为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清洁能源实验室E01课题组博士生吴晓燕、研究员胡勇胜等发现了一种新型钠离子电池有机负极材料——2,5苯醌-1,4二钠(Na2C6H2O4)(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4102450296),并研究了电化学性能及其储钠机制。该材料的平均嵌钠电位为1.4V,首周可逆容量265mAh/g。由于嵌钠电位较高(>1.0V),充放电过程中表面形成SEI膜极少,获得了较高的首周库仑效率(92%)。但有机材料的电导率普遍偏低,他们利用该材料溶于水的特点,又发展了一种喷雾干燥方法,一步制备和构建了具有离子电子混合导电网络结构的Na2C6H2O4/CNT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在7C倍率下,可逆容量达到136mAh/g,1C倍率下30周循环后容量保持在195mAh/g。同时,这一方法可以推广到具有低电导率的水溶性或油溶性材料,实现与亲水性或亲油性的碳纳米管的有效复合,低成本、一步实现具有高电导率的复合电极材料(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5, 3, 13193-13197)。